登录站点

用户名

密码

兴趣联盟 - 梦之旅活动群组

  • 分享

    山水与人文共美之城 桂林自游自在一日游

    4我爱纳木错 2013-07-29 14:00

    山水与人文共美之城 桂林自游自在一日游




    你是否久仰桂林大名?来,让我们做一次背包客,去游览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圣境!清晨,去漓江边欣赏那如一头驻足漓江边临流饮水大象的象鼻山;艳阳午后,在古朴的王城中走走停停,怀想明朝时代藩王的兴衰跌落;华灯初上,乘上游船夜游两江四湖,感受流光溢彩的桂林夜色。这样自由行走的桂林,也是自由行走的心灵之旅。


      第一站:象山公园

    象山水月是桂林一绝:水底有明月,水上明月浮。


      象山公园


      早上7点,我们就开始了此次的桂林市区一日游,第一站是著名的象山公园。象山又名象鼻山,因其山形酷似一头驻足漓江临流饮水的大象而得名,它被誉为桂林的城徽。 一进公园大门,就能看到开阔的漓江,象山便静静地伫立在漓江边上。在阳光的照耀下,漓江上上闪烁着粼粼波光。而象山前部的水月洞,弯如满月,穿透山体。清碧的江水从洞中穿鼻而过,洞影倒映江面,构成“水底有明月,水上明月浮”的奇观,“象山水月”因之成为桂林山水一绝。

      


      五象祈福

      象山公园内的漓江边,有五座可爱的小白象雕像。雕像立于漓江中,有的没入水中汲水,有的仰鼻向蓝天,有的侧头看小伙伴……十分可爱。这五头“小象”与对面的“大象”——象山相呼应,好似一头母象带领小孩来到漓江喝水,被漓江美丽的景色所吸引,化成大山永远留在此地。很多游客纷纷到小象前留影纪念。小朋友们更喜欢这些“小象”。他们脱掉鞋子跳进水里和“小象”来个亲密拥抱。嬉笑声不绝于耳,场面十分快乐。

      


      歌舞声声满象山

    经过爱情桥,来到爱情岛的小广场。广场上有文艺表演。一群穿着壮族服饰的演员在表演象山的传奇故事。他们吹奏着竹子做的乐器,跳着壮族舞蹈。乐声动听,舞蹈强劲有力,充满了壮族男性的魅力。看着这舞蹈,不禁浮想联翩。象山不仅美丽,有着传奇的故事,它脚下的漓江水也养育了勤劳善良的壮族人民。他们热情好客,多才多艺。壮族歌仙刘三姐,就将一曲山歌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。心内感慨,手中相机也不停闪动,记录下这场美丽的舞蹈。

     

      水月洞

    我们乘着小竹排泛江而过,来到了水月洞。水月洞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。洞在水上,如明月浮水,十分形象,所以水月之名,一直沿用至今。“象山水月”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,文人学士属文赋句,莫不叹为观止。宋蓟北处士《水月洞》诗有“水底有明月,水上明月浮。水流月不去,月去水还流”之句,细致刻画了天上、洞中,水底月亮相互辉映的奇迹。象山的水月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,一悬于天,一浮于水,形成“漓江双月”的奇特景观。宋代在洞中建朝阳亭,清代改称得月楼,已废。洞内有张孝祥《朝阳亭诗并序》、范成大《复水月洞铭》、陆游诗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。这些摩崖石刻让人感慨这水月洞的魅力所在。

      

      象山远眺

    出了水月洞,沿着盘山道曲折而上,绿树丛中耸立着一座建于明代初期的喇嘛式实心塔——普贤塔,远看像大象背上的宝瓶,又像插在大象背上的剑柄,故又称宝瓶塔、剑柄塔。塔高13.6米,塔基为双层八角须弥座,塔身第二层正北面嵌有青石线刻“南无普贤菩萨”像。普贤塔位于象山之颠,不仅与桂林山水的传说相吻合,又印证了普贤菩萨乘大象之说,而大象驮宝瓶,在亚洲各国的许多传说中,也象征着和平、美好和幸福。站在象山顶上俯瞰桂林,一弯漓江水从脚下蜿蜒而过,阳光下波光粼粼,游船、竹筏翩翩,十分清丽可爱。


      


      第二站:叠彩山

    叠彩山旧名桂山,面临漓江,远望如匹匹彩缎相叠,故名。


      风景荟萃之地 叠彩山


      从象山到叠彩山乘坐观光旅游1号公车只需十几分钟,想想又能到一个风景荟萃的地方,心情又多了几分明朗。叠彩山包括越山,四望山、明月峰和仙鹤峰。进了大门,漫步上山,过了仰止堂,便来到叠彩山门前。山门是青苡的仿古建筑,高踞在登上风洞的咽喉之地,可拾级而上。门上有魏继昌书"叠彩山"隶字横额;两侧悬挂清广西布政使张祥河撰、桂林书法家伍纯道写的"到清凉境,生欢喜心"的楹联。一过山门,就仿佛进入一个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相互交融的胜地。

      

      祈福钟鼓

    过了叠彩山山门,游览了瞿张成仁处碑等古迹后,沿山路向风洞进发。路上,经过山腰上的祈福钟。忍不住放慢了脚步。小道上两排祈福钟和祈福鼓像两列穿着金黄色袈裟的僧人一样,静静地站在路边。每个游人经过,都可以交一些钱,领取一个小锤子,去敲响钟鼓。每个钟鼓上印着不同的文字,例如“福”,就是祈求幸福,“安”就是祈求平安。怀着虔诚的心,心内想着你要为其祈福的那个人,敲响钟鼓,那叮当的声音便在静谧的山林内回荡开来。

      


      四季生风的风洞

      过了祈福钟鼓,沿着石阶爬到明月峰山腰,就看到了风洞。这是一个四季生风的洞,因而得名"风洞"。这个洞,南北对穿,中间狭小,仅通一人,形成前后两个洞,南北开敞,呈葫芦状,全长20米,最宽9.2米,最高5米。风洞原是一条地下古河道,两头大中间小,所处地势高。北接“湘桂走廊”,南迎驾桥岭与海洋山之间的“峡道”,形成对流。随着季节变换,来风有清、和、暖、冷之别。因终年“风迎更风送”,人们往往把这里称作“清凉世界”。听当地人讲,风洞既是风的世界,又是文物宝库,是桂林山水一个重要景点。忍不住进去,果真凉风习习,在这夏日,令人舒爽不少。

      


      宋人刘克庄的《风洞诗》“风干天地间,惟桂尤其雄”、“不知何处起,但觉来无穷”说出风的奇;明王鸣鹤《叠彩山题诗》:“春游门壑暖风回”,是春天的风;清徐德升《风洞山诗》:“风声习习洞门窄”,是夏日的风;明苏浚《游风洞诗》:“高台受和风”,是南国之秋的气候;清周甫麟《叠彩山诗》:“洞疑诗思曲,风逼酒瓶冻”,则是寒冬的景象了。洞里的风总是清新、和煦、凉爽、均匀交替着,这是最奇特的地方。在这凉风习习的洞内转悠,看到很多的佛像,安静地坐在洞内,有些佛像被游人莫得光滑透亮。自己也会忍不住摸上去,沾沾这祈福之气。

      


      叠彩远眺

      出了风洞,登上明月峰顶。在拿云亭四望,整个桂林山城花团锦簇,尽在眼底:漓江蜿蜒于群山之间,秀水萦回;奇峰挺拔,彩锦堆叠;楼房林立,田野如画。在这里,可以尽情欣赏桂林山水之美,使你油然而生感慨:“愿作桂林人,不愿作神仙”。倚着亭上的铁栏杆,可以远眺争奇吐秀的群峰,还可以居高临下地俯视漓江上的一叶叶扁舟。这里虽然高出海拔二百多米,但是舟船上的船工清晰可辨。只是俯视一会,就会让你身摇目眩,惊叹这山的峻峭。许多游人在拿云亭上说:“这桂林的山,不但秀丽妩媚,而且还相当的险要哩!”

      


      第三站:伏波山

    伏波山下系江船,画角钟声破晓烟。


      伏波山1小时15元 从叠彩山公园出来,乘坐58路车,就可以直达伏波山公园。伏波山孤峰突起,西枕陆地,东临漓江,有遏波伏澜之势,因唐代曾在山上修建汉朝伏波将军马援祠而得名。尚未入园,就见一尊高大的伏波将军青铜像矗立在公园大门前。将军身着盔甲,面容刚毅,手执弓箭,满弓欲射,胯下坐骑高扬前蹄,昂首鸣嘶,再现了他当年一箭三山定疆域的雄姿。伏波山公园由多级山地庭园组成,有还珠洞、千佛岩、珊瑚岩、试剑石、听涛阁、半山亭、千人锅及大铁钟等景点和文物,集山、水、洞、石、亭、园、文物于不足1万平方米的范围内,成为独特的桂林山水的缩影。

      


      伏波晚棹


    进入公园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第一级台地庭院景观——伏波胜景。在这个三开对称,硬脊斜坡,黄琉璃瓦盖的仿古牌坊建筑上方,有楚图南先生手书的“伏波晚棹”匾额,令人顿生诗情画意。伏波晚棹的意思是伏波山江畔晚霞夕照,收网歇棹,富含诗意。足见古时候人们的生活多惬意多有诗情画意。驾着一叶扁舟,行走在如画的漓江,喝着小酒,弹着琴,读读书,画几幅画。傍晚船到伏波山,看着这晚霞中的青山秀水,不禁诗性大发,几首名作便流传下来,让人艳羡啊。

      


      还珠洞


      来到伏波山前,在山南底部有一岩洞,因洞口低于地面,如若不到近前就不易发现。洞口上方刻有“还珠洞”三字。还珠洞分上下两洞,“如层城夏道”,伫立临江的东口,可望远近的青山、江中的瀛洲、苍翠的树林,深不见底的碧波幽潭。清金 《广西通志》说,“洞中踞石有巨人迹,宛如刻纹。又紫白二蛇,蜿蜒相向,存浮石络其项,大似老龙戏珠。”唐代的佛教徒们在洞中塑了不少佛像,一般能辨认成形的有239尊,加上斧凿痕迹尚未成形的共有400尊之多,成为唐代崇尚佛法,佛教盛极一时的标志。雕刻工艺精湛,曲线优美,令人不禁赞叹古人高超精妙的雕刻技艺。

      


      试剑石


      在还珠洞临江的东口,有一试剑石,“悬空而下,状若浮柱,去地一线不合”。关于它,你会听到这样一个传说: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时与作乱犯境者在还珠洞中谈判,谈至僵局,马将军拔剑而起,剑光一闪,竟将巨大的石柱贴地削去寸余,对方为之色变,立刻答应退兵。其实,那条所谓的剑痕缝隙原来是石灰岩的岩层,水流沿着这个层面的裂隙冲刷溶蚀出一条缝隙,整个试剑石只是一根溶蚀残柱,如今它已无水的溶蚀作用,无法分解碳酸盐而产生新的沉淀,失去了继续生长的条件和环境,所以它将永远都是一块离地悬空的奇石。即使传说与现实差距很远,但也忍不住伸手去摸一摸那石下的缝隙,仿佛还可以摸到伏波将军宝剑的温度。

      


      伏波山登高


    从公园的西边沿着石阶登山,大约半个小时就可以抵达山顶,山顶上是个不甚宽阔的平台,四围有精美的护拦,中间有漂亮的的楼台亭阁,站在上面,可以将桂林的众山、市区、及悠悠江流尽收眼底。从左边的江面顺水望去,只见解放大桥上穿梭着各种各样的车辆和姿态万般的游人,好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观。登高望远,桂林美景尽收眼底,让人不禁感慨世间竟然有这样的美丽之处,“桂林山水甲天下”的美誉果然名不虚传啊。

      


      第四站:靖江王府

    你一定不想错过她——桂林城中的明代靖江王城。


      靖江王府3.5小时130元游览完伏波山,中午可以去正阳步行街吃午饭,稍作休息,下午再步行去游览靖江王府。它是明太祖朱元璋其重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王城。王城内有承运门、承运殿和寝宫,左建宗庙,右筑社坛,亭台阁轩,堂室楼榭,无所不备;红墙黄瓦,云阶玉壁,辉煌壮观。王城周围是3里长的城恒,内外以方形青石修砌,十分坚固。城开东南西北四门,分别命名为“体仁”(东华门)、“端礼”(正阳门)、“遵义”(西华门)、“广智”(后贡门),坚城深门,气势森严。桂林王城先后经历了14代靖江王,后来被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所占而成为定南王府。现在的靖江王府为5A景区,景区大门古朴贵气,飞檐雕花,黄色墙体,匾牌上书“靖江王府”。绿树隐映中,不禁让人想象明朝时代靖江王府的繁华。

      


      承运殿


    进了正门,经由王道向前走,就来到了承运殿。承运殿是明洪武五年(公元1372年)兴建,为靖江王府主殿。明朝时期为靖江王处理军政要务的地方,后为广西省政府办公楼。高大的台基雕栏、云阶玉陛均为明代原物,似在默默诉说当年繁华。现辟有《王城春秋》陈列厅,完美演绎桂林历史文化的变迁。承运殿高达气派,庭前有一株古老的桂花树,传说中山先生和夫人曾在此浇灌。这层叠的历史造就了今天这一沧桑的建筑,按下快门,定格这历史。

      


      独秀峰


      过了承运殿沿着主干道向前走50米,就看到了著名的独秀峰。独秀峰是靖江王府的后花园,最早的“桂林山水甲天下”的诗句就刻在独秀峰上。独秀山体扁圆,东西宽,端庄雄伟,南北窄,峭拔峻秀,有“南天一柱”之誉。山上建有玄武阁,观音堂,三客庙、三神祠等,山下有月牙池。晨熹夕照,披上太阳的光辉,俨然一位紫袍玉带的王者,故又被称为“紫金山”。南朝宋颜延之诗,“未若独秀者,峨峨郛邑间”,唐张固诗谓“孤峰不与众山俦,直上青云势未休”,都突出它介然兀立的气势。爬上独秀峰,峰顶有一独秀亭。柱间有通透花窗,东西向双开门,其高踞悬崖之巅。登临四望,云生足下,星列胸前,桂林奇山秀水一览无余。

      


      中山纪念塔


      下了独秀峰,沿路往山峰东麓走8米,便来到中山纪念塔前。中山纪念塔是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位于月牙池和独秀峰之间,伴着青山与秀水。1925年9月,当时在广西的国民党著名人士白崇禧、刘为章、李耀轩、李维仁、裘邦焘等,为纪念广州革命政府的成立和广西统一,特在孙中山先生1921年誓师北伐驻足华处,兴建此塔。纪念塔呈三角形,筑五级台阶,喻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之精神和五权宪法。塔的三面分别有题辞:“中山不死”为谢顺慈书;“总理遗嘱”为张猛书;“主义常新”为莫乃群书。塔附建有仰止亭,楹联由谭延闿书,亭西有石碑“中山常在”,为廖承志书。在纪念塔下留影,缅怀革命先烈。

      


      贡院

    离开中山纪念塔,绕过月牙池,便来到了贡院。清朝时期,孔有德火焚王府后,王城遗址被辟为广西贡院,有号舍5500余间,因屡出状元而闻名全国。如今,王城内仍保留有乾隆皇帝题书的《幸翰林院赐大学士及翰林等宴便阅贡院诗四首》,王城的正阳门、东华门及西华门上还留有当时人们称赞学子们的巨书牌坊。贡院提供现场模拟的科举考试,游客们被安排到各个考试位,笔墨纸砚齐全,锣鸣为始,锣再鸣为终。这样的场景更能亲身体会当年学子们科举之不易。出了贡院,王城访古之旅就此结束。

      


      第五站:两江四湖

    清风夏夜,尽享与威尼斯媲美的环城水系。


      木龙湖

      从靖江王府出来,顺道去王府后门品尝了桂林最出名的醋血鸭。酒足饭饱之后,我们踏上今天行程的最后一站——夜游两江四湖。从解放桥码头上船,游船就缓缓驶入了木龙湖景区。导游介绍,桂林历史上没有木龙湖。现在木龙湖所在地,元代其实是一片桃树林。旁边仙鹤峰的碧霞洞内,曾建有庆真阁,为道人修心炼丹之地。明代靖王后裔朱镇山在此建别墅,自号瞻鹤道人,在碧霞洞内面壁修道。为沟通内湖和漓江,形成环城水系,桂林市于此开挖木龙湖,形成今日之水面;在水中建木龙塔,北岸建宋街,与宋代遗留下来的古城门东镇门遥相呼应。远远便看到璀璨的木龙塔矗立在夜色中,唯美而飘渺。

      


      乘船夜观精彩节目

    木龙塔前的水榭,是仿宋代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而修建的。晚上这里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,亭台楼阁的灯火辉煌中,一群女孩子身着古装临水演奏琵琶。歌声动听,舞姿曼妙,在璀璨的灯光映衬下,彰显出五彩缤纷、梦幻绝伦的高雅意境,真真是一幅美丽动人的歌舞画卷。我赶紧连按快门,企图留住那古朴的韵味。眼前的一切,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与山水的和谐统一,也更深刻地领略到为何世人“愿做桂林人,不愿做神仙”。

      


      丽泽桥

    游船一路前行,路过叠彩桥、宝积桥、西清桥、宝贤桥和观漪桥,便来到了丽泽桥了。丽泽桥是国内第一座自锚式钢梁柔性悬索桥,它尽可能地拓宽了湖面,开阔了视野。桥面平直,两座主塔竖直耸立,主塔间有钢丝相连作为承接和装饰用,塔身和整体都呈红色,故有市民称之红桥。丽泽桥桥身涂以桔红色的油漆,与周围的绿树碧水相映。它的夜景颇为娇气俏丽,灯光装饰着主塔和整个桥身,有异国之感。灯光辉映间,倒映在漓江碧波里,水波荡漾,水里倒影便如无数的星光在闪烁,美丽异常。

      

    玻璃桥


      过了丽泽桥,经过迎宾桥和古榕双桥,便迎来了珍贵的玻璃桥。玻璃桥是中国第一座实用型用夹膜钢化玻璃装饰的桥梁。其桥长22.4米,桥宽2.64米,桥平直,下有四孔,中段有互顶,它无论是外部立面、雨廊屋顶,还是桥面承重部分,均采用工艺精致、造型考究的水晶玻璃制品为建筑构件,柱头、栏杆等桥梁构件和饰件也是用水晶玻璃专门熔铸的。它以诗意化的梦幻蓝色为基调,乔内安装特种光纤,多向送光,用照明光感柔化钢梁的质感,可谓美轮美奂,看着这样的桥,真是一种享受。

      


      日月双塔


      欣赏完美轮美奂的玻璃桥后,穿过一座引桥洞,便只觉得眼前一亮,一金一银两塔就这么进入了我们的视线。金色的是日塔,银色的是月塔。日塔共九层,通体均为纯铜装饰,耗用铜材350吨,创下了三项世界之最——世界上最高的铜塔、世界上最高的铜质建筑物、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。月塔共七层,为琉璃塔。每层的雕花彩绘门窗寓意不同的主题,富含中国传统韵味,通过水下18米长的水族馆与日塔连接,其地宫之中有桂林明代青花梅瓶大型壁画。听着解说,心中所想万千,桂林古城果然是一个很有历史文化的地方。至此,我们的桂林背包一日游就宣告结束了。不知道为什么,总觉得意犹未尽,仿佛眼睛和灵魂都还流连在这座山水、历史、人文共美的城市中。

      

你还不是该群组正式成员,不能参与讨论。 现在就加入